返回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2015-10-18 16:14:23 中心动态

  锦州地区文化遗产丰富,类型较多,分布广泛,特色鲜明。这些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历代人民劳动与创造的产物,积淀了历代人民的智慧、情感、理想和愿望,反映了锦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传统。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咱们锦州的非物质文化有哪些。

  一、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是以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是以表现满族原始的萨满文化以及表现满族风俗为主要内容的剪纸形式,流传于医巫闾山满族地区,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信息已经成为研究历史上中国北方各民族与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与形态的珍贵史料。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表现了独特的地域、民族审美取向,创作手法特色鲜明,文化符号完整确定,是祖国民间美术宝库中的珍贵宝藏。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二、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厚重文化的内涵。2008年,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三、辽西木偶戏

  是雕塑、绘画、结构装置相结合,用物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四、传统布老虎

  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五、辽西绳结技艺

  以绳打出的各式各样的"结" 。结,有 多 义 ,用绳所打的"花结"有盘长、方胜等。盘长即"八吉",引申之为"百吉"。绳结还可打出很多花样,用于衣饰什物,并有吉样之寓意。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六、锦州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为汉族人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七、传统泥塑彩绘

  以粘土为主要材料进行造型,干燥后施以彩绘的汉族传统雕塑工艺品。简称彩塑。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有彩塑。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八、锦州葫芦雕

  以拼接组合为主, 最常见的是再辅以雕刻、火绘、也有人还辅以范制。葫芦雕区别于其他葫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单纯的范制,也非单纯的雕刻,而是将范制、雕刻、火绘、拼接组合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的葫芦器工艺。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九、锦州面塑

  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十、道光廿五白酒传统酿制技艺

  是一种产自清朝道光年间、出土于锦州市的白酒,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液体文物,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液体文物。这种酒是1996年6月发现的。当时,锦州市凌川酒厂在老厂搬迁时,偶然在地下发掘出了清朝道光廿五年(公元1845年)穴藏贡酒4木酒海(装酒的容器),内藏原酒4吨左右,穴藏165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这批穴藏了一个半世纪的贡酒,实属“世界罕见,珍奇国宝”。专家为之取名为“道光廿五”,并以文物博函〔1998〕622号文件定为文物.

锦州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的很多。


上一篇:【知识】秋季孕妈保健要远离上火食物下一篇:三十秒教会你换轮胎!步骤详解!
关于我们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锦州市便民家政服务中心 © 200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