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巫闾山的传说
很久以前,境内一片大海。镇海龙王“医巫闾”贪酒好色,常发大水冲毁村庄,还趁机把年青貌美的姑娘抢进龙宫,寻欢取乐。
海边村子里,有个叫广宁的小伙子一心想为民除害。一天,在海上打鱼,忽见恶龙从海里蹿出来,他急中生智,把手中的鱼网一甩,勾住恶龙的牙齿。恶龙张开龙爪,抓住广宁,吩咐虾兵蟹将把他毒打一顿,扔到龙宫的水牢里。
恶龙的原配王后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名叫玉静公主,因劝说医巫闾少做坏事,被打入冷宫。她路过水牢,见小伙子满身伤痕,昏迷不醒,令宫女抬到自己房内,敷上灵丹妙药。广宁苏醒后,公主知道了他的想法,告诉他说:斩龙要有斩龙剑和覆海土。这两种宝贝藏在东海的珍宝楼里,取回宝贝,才能除恶龙。二人趁恶龙醉酒之机逃出龙宫,直奔东海。
到了东海,公主把宝贝交给广宁,嘱咐说:“覆海土不得多用,撒多了,否则会变为石头”。广宁辞别公主,藏在海边石洞里,恶龙喝完酒,又上岸吃人了。广宁冲出石洞,挥剑向恶龙砍去,只听恶龙吼叫一声,一只前爪被砍下来,忍痛逃向龙宫。广宁撒起覆海土,海里立即出现一片土地。广宁高兴了,有了土地,百姓们就能吃饱饭了。他忘记了公主的叮嘱,不停地撒起来,恶龙藏不住了,蹿出水面,广宁挥剑上前,砍下恶龙的尾巴。恶龙再也爬不动了,广宁又猛砍几剑,恶龙断了最后一口气。
汪洋大海变成了平坦的土地,死去的恶龙变成一座蜿蜒的大山,广宁也变成山上的一座高峰。人们在平展展的土地上建起城镇、村庄。为纪念斩龙英雄,把建起的城叫广宁城,城西的山叫医巫闾山,山上的最高峰叫望海峰。人们传说,这是广宁在遥望东海,感谢玉静公主对他的帮助。这就是医巫闾山的传说。
山上景色
医巫闾山景点有:北镇庙、圣水桥、鱼池、观音阁、四角亭、旷观……
山门浮雕舜封医闾图亭、蓬莱仙境、莲花石、望海寺、万年松、名山、老爷阁、风井、桃花洞、白云关、游目天表等。除北镇庙在山下外.其余景点全在山上,而且集中在观音阁一带,彼此相距较近。北镇市有条路直通北镇庙、圣水桥和道隐谷。自道隐谷起,此路虽始分为两支,但左右环通,无论左行或右行,山上景点皆可遍游。一般说,以右行先至鱼池、观音阁为佳。
闾山分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四个主要游览区,共计一百多个景点。闾山以寺院为中心形成了十大景区:大石棚、圣水盆、观音阁、白云观、辽代萧太后蜡像馆、元代宰相耶律楚材读书堂、玉泉寺、药王庙、祖峰长城,新建的千米索道把大阁、玉泉寺两景区连为一体。远眺峰峦翠色,近睹千丈危岩,景色秀丽,姿态万千,像一幅恢弘博大的泼墨画卷。
海堂;金代有悬岩寺、胜鉴亭;明清两代有玉泉寺、清安寺、灵山寺、云岩寺、具瞻亭、览秀亭、会仙亭等。望海堂建在医巫闾山的主峰望海山上。据说天气晴朗的时候,从这里可以望到渤海。望海山下东边的山谷里,有辽代东丹王耶律倍的显陵和景宗耶律贤的乾陵。
观音阁:在望海峰的南面,明时称清安寺,清初改称现名。有前殿、正殿和东西配殿。周围奇峰怪石林立,苍松翠柏秀美。阁中保存着清乾隆皇帝题的“圣水盆”三字刻石及他题咏观阁的石刻两方。由观音阁后部的“蓬莱仙境”摩崖上边西去,就到了白云观。由此向下,来到增福寺旧址,寺址前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松,名为“将军松”,树龄已有三四百年了。松前有“风井”。
道隐谷俗称大石棚,在观音阁的西侧,是从石壁中斜出的一块屋檐形的巨石,构成一个天然石窟,里面可容纳数百人,它的顶部有一股清泉垂落,它侧面的山岩上刻有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棚的下面便是莲花状的 “圣水盆”,承接着棚顶落下的泉怂,叮咚有声。望海寺在观音阁 医巫闾山赏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