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城十景第二景:古塔传说
2015-07-02 14:16:38 中心动态

  于夏季黄昏,日落西山,在晚霞余晖映衬下,有成群的鸦雀绕塔翻飞嬉戏,给古城增添了一派生机,黄昏时分观“古塔昏鸦”别有情趣。恰好,锦州之旅带着您的锦州记忆,抵达锦城第二奇景—古塔朝晖。

锦州古塔


  蛟龙传说

  传说锦州古塔下面镇压着蛟龙。可你知道为啥修这个塔吗?听老人们说,古时候,西海龙王把一条吃人的蛟龙给锁在海眼里了。蛟龙问:“我什么时候能出去?”龙王说:“铁树开花的时候。”从那以后几千年,这个海眼慢慢变成了一口深井。井水清澈甘甜。不管是旱还是涝,井水老是那么多。十里八村的百姓都喝这井里的水,这水还能治病,谁喝了谁就没病没灾,身强体壮,比药还灵。这事越传越远,后来,连百十里外的人家都来车到这拉水喝,没车的,也用肩挑。有的姑娘,为了能老喝这神水,干脆嫁到这儿来了。

锦州古塔


  有一天,有个从外地嫁来的小媳妇到这井边挑水。她拿起井绳,拴上水桶,正要弯腰打水,就觉着耳朵旁的一朵绒花要掉,她伸手把花摘了下来,搁到井沿上。花刚放到井沿上,就看见井里水翻开花了!井水咕嘟咕嘟直往外冒,一会儿就淹过了井沿,向四外漫开了。 小媳妇可真懵了,撒腿就往村里跑。井水流出井外,眨眼就没到脚面。 全村人一看,都吓傻了,谁也不知道井水为啥往外冒,一个个背着老人,抱着孩子,呼爹喊娘,一齐向村外跑。 这事惊动了村里的一个老秀才,他跑出屋一瞅,井水越冒越多,也有点害怕。朝井边走去。到井边一看,呀,井里伸出一个长满绿毛的大爪子,爪子上还捏着一朵绒花,井里还有铁链子晃动的哗哗响声。这工夫,他就听见井里一个声音象打雷一样响,说:“西海龙王在哪?西海龙王在哪?”

锦州古塔


  老秀才明白了,他赶忙说:“西海龙王在这!西海龙王在这!”老秀才刚喊了两嗓子,井里好象静多了,呆了一会儿,井里又喊开了:“铁树开花了,我要出去!”

  老秀才赶忙抢过来那朵绒花,朝井里喊:“铁沿不是铁树,绒花不是鲜花,你要再不回去,今天就把你杀了!”

  蛟龙听了这话,没嗑了。眨眼工夫,大爪子缩回去了,井水也不冒了。老秀才这才擦了一把冷汗,对村里的人说:“打这往后,谁也不许把花搁在井沿上。”大伙还真听话,从那以后,真没人再往井台上搁花了。

  后来,老秀才听说大塔能镇住海眼,就联名写了个万民书,请大臣奏请皇上修个大塔,皇上准奏,真在这井上修了一个八角十三层的大塔。说也奇怪,自打修了这塔,还真没闹过事。

锦州古塔


  大广济寺

  大广济寺又名大佛寺,在古塔区旧城内北街,寺内明碑谓建于辽代,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后多次重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又遭火焚,清道光六年(1826)开始重修,道光九年(1829)竣工。全寺建筑布局紧凑,平面呈长方形,有佛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筑是佛殿(今佛已不存),为大木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进深5间,檐柱及额枋上都有精美雕饰。寺东有昭忠祠,于光绪二十四年为缅怀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寺西有天后宫,建于雍正王年。大殿约于同治年间。正殿7间,硬山式额枋上有彩绘木刻,二十四孝图,雕刻生动细腻。前院有东、西廊房14间,山门左右是碑亭。解放后,都已修饰一新,现为锦州市博物馆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州古塔


  据明嘉靖碑文载:金代的中靖大夫高琏曾写过《塔记》说,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是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是砖实心密檐式,现高57米。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胁侍,三个宝盖和两位飞天。飞天翱翔于上,大佛端坐龛中,胁待肃立龛旁。塔檐共十三层,每层各角原来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缀铜铃,现多已脱落,仅西北角还剩11根。塔顶早在永乐年间被明军用炮打落。塔上砖雕的梁、柱、斗拱和花饰等也多半脱落。塔座在1933年曾用青砖维修。古塔体量宏伟,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

  该园以千年辽塔为中心制高点,以大广济寺古建筑群为借景,建设中坚持体现锦州古城历史文脉和现代园林风光理念相结合的特点,使之成为富有辽西区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休闲场所。清晨时分或者夕下漫步 ,悠闲的迈着……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从一个角落流浪到另一个角落。寻找一颗遗落尘世的心,亦或是一段被岁月掩盖的情,不知终点在哪里。前路漫漫,在下一个转角处等我的,又会是什么?


上一篇:锦城十景第一景:红色文化伴我行下一篇:锦城十景第三景:笔架山景区
关于我们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锦州市便民家政服务中心 © 2009-2025